2021首届国际土壤学联合会盐碱土改良会议召开发表时间:2021-08-10 15:41来源:中国观网华北区 7月31日-8月1日,在长春隆重举行了由国际土壤学联合会盐碱土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首届国际土壤学联合会盐碱土改良会议。 大会邀请了国际土壤学联合会盐碱土专业委员会现任主席Tóth Tibor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近290余人参加会议。内蒙古恒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也应邀参加大会。 我公司出席会议的有斯琴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张万峰、工程师郭富强总工、农艺师王伟、研究生温晓宇、马卫华等人。 会议以“创新盐碱地改良利用理论与技术,推动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为主题,设定了土壤盐碱化过程与机理、盐碱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土壤盐碱化的监测等8个板块的内容进行讨论。 我公司总工郭富强在8月1日的论坛上以《西辽河平原苏打盐碱地耕地综合改良技术模式研究与监测评价》为题作报告。 报告中指出,为明确粉垄耕作模式结合浅埋滴灌脱碱排碱措施对通辽苏打碱土理化性质及玉米指标、产量的影响,探索苏打盐碱耕地科学的耕作模式。设置粉垄耕作试验,以旋耕为对照,对播种前,苗期、收获后 3 个不同时期土壤含水 量,pH、EC、总盐指标变化和玉米产量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旋耕相比,粉垄耕作增加了土壤含水量, 苗期土壤 5~10cm、10~20cm 含水率较对照增加了 14.4%、14.5%。0~5cm、5~10cm、10~20cm、20~40cmEC 值较对 照降低了 25.0%、39.9%、36.2%、27.2%。pH 值较对照降低了-0.3%、4.9%、0.4%、1.9%。收获后 0~5cm、5~10cm、 1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 全盐量较对照降低了 28.1%、12.8%、-1.6%、10.7%、8.7%、 16.5%、14.7%、11.1%。亩产达到 739.1kg,较对照增产 19.4%。综合本研究区土壤、自然条件现状,可采用粉垄耕 作模式,提高土壤含水率,降低耕作层土壤含盐量,提高玉米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土壤盐碱化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区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创新盐碱地改良利用理论与技术可以解决土壤质量提升、农业增产等关键科学问题。 本次会议加快推进了盐碱地改良利用理论与技术的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盐碱区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为我公司在通辽从事苏打盐碱地改良利用工作的科技人员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机会,也为通辽盐碱地改良利用带来了新理念与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