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火锅——“罕格尔” 鉴证了传统蒙古火锅成为非遗美食重要里程发表时间:2020-04-09 16:52来源:中国观网华北区 来源: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随着火锅种类的日新月异,正宗蒙古火锅已经很少见了,在呼市能吃到传统的蒙古火锅,突然让我想到自己的家乡。”在呼市生活了八年的蒙古族小伙那木汗,在“罕格尔”吃到传统蒙古火锅后,激动地说。 位于呼和浩特市海拉尔大街内蒙古气象局对面的罕格尔传统蒙古火锅店,在开店的两年多时间内,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品尝、鉴赏。 独具特色 走进“罕格尔”店内,独具特色的蒙古族皮画、烫画、牛角弓箭、马头琴、蒙古族妇女头饰、服饰、各种手工工艺品等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和油画玲琅满目。 “这些艺术品都出自于非遗传承大师和名家之手,店内每一件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连餐桌上的铜火锅都是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亲手打造。”内蒙古罕格尔餐饮的负责人白宏伟告诉记者说。 原生态食材 白宏伟介绍,罕格尔传统蒙古火锅在成立之初,就想要做最传统、最正宗的蒙古火锅,所以选用食材都来自于呼伦贝尔。
![]() 羊肉选的是在高寒地区纯天然草原自然生态环境下长期孕育而成的“西旗羊肉”,不仅水分含量低、蛋白脂肪含量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且无污染、无膻味,肉质鲜嫩,香味浓郁,风味独特。 进军非遗 2018年,罕格尔传统蒙古火锅店,以呼伦贝尔特产为首选,以弘扬蒙古族民俗文化和做良心餐饮为己任,创办了呼和浩特市首家集非遗文化、美食体验为特色的综合体火锅店。 2019年,罕格尔传统蒙古火锅店,作为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联合授予的“呼和浩特市首家非遗美食体验店”,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运营,在非遗文化传承和蒙古族餐饮推广方面做了细致的工作,成为大众了解非遗品尝内蒙古味道的一扇窗口。 肩负社会责任 2019年年底,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做为餐饮业的罕格尔传统蒙古火锅店,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年当中,过年是餐饮生意最好的时候,我们当时也储存了近百万的食材,但是因为疫情我们只能提前关门,我们也尝试了团餐、美团等方法,但是情况并不乐观。”白宏伟说,当时看到全国人民那么团结,就想着自己也能出一份力,于是为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了很长时间的饭菜。 白宏伟说,现在火锅店重新开工复业了,店内落实分餐制,提倡“分餐制、公筷制、双筷制”。为“分餐制、公筷制、双筷制”的实施配套相应的设施条件,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并在企业内部强化健康服务理念,引导和培养餐饮消费者健康文明的用餐意识。 对于蒙餐如今的发展,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郎立兴说,近几年,极具草原特色的蒙餐文化发展迅猛,逐步成为我国的第九大菜系。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传统蒙餐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新局面,也希望蒙餐能够走上全国乃至世界越来越多家庭的餐桌。
文章分类:
华北发布
|